本页是<巢湖学院>介绍页面,非官方站点,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信息

巢湖学院

阅读:191 页面更新时间:2016-07-07 16:34
单位介绍

巢湖学院是一所省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坐落于合肥市巢湖经济开发区。前身是1977年秋创建的安徽师范大学巢湖专科班;1983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设立巢湖师范专科学校;2002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巢湖学院。

学校占地面积1324.5亩,总建筑面积28.63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7428万元。图书文献资源总量196.39万册,其中纸质图书71.83万册,电子图书124.56万册。现有12个教学院系(部),44个本科专业,隶属于经、法、教、文、史、理、工、管、艺9大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生15204人。专任教师570人,聘请校外教师162人。专任教师中,教授29人,其它系列正高1人;副教授111人,其它系列副高22人;博士48人,硕士385人(其中在读博士生20人)。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坛新秀8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其后备人选、省高校学科拔尖人才各1人。

经过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本科教育事业取得明显成就。现有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1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68项。十年来,教师承担省级以上教研项目共70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0项,主编并出版教材20部。近三年,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创新活动、技能竞赛中获省部级以上奖达200余项,其中14项;在各类文艺体育竞赛中获省部级以上奖270余项,其中14项。

升本以来,学校共为国家培养了16124名合格的本科毕业生,涌现出像“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30强”、安徽省首届“十佳环保民间人士”董永鹏,“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史旭萍等一批学生;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普遍,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保持在90%以上。

学校重视科学研究对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现有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环巢湖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1个、“新型功能材料与精细化学品研究所”、“水环境研究中心”等校级科研机构16个。近年来,教师承担省部级以上纵向科研项目77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年度课题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0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00余篇,出版专著、编著、译著20部。获全国高校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全国古籍图书二等奖、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安徽科技工作者、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二等奖、安徽省法学会法学研究成果二等奖等市厅级以上科研奖励20余项(人)。28件作品入选文化部、中国美协等举办的艺术作品展,11件作品获中国文联、安徽省美协等颁发的艺术奖。

学校重视开展合作教育。积极拓展、深化产学研合作教育,在与企事业单位共建教学资源、合作培养人才、合作就业、合作培养师资、合作技术研发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学校荣获省教育厅、经信委、科技厅联合颁发的“产学研合作鼓励奖”。以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为依托,不断深化校际合作,实现相互之间的学分互认和资源共享。积极拓展、推进国际交流,现与韩国、美国、爱尔兰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多个院校和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其中与韩国、台湾地区高校互派教师和留学生。

2009年,学校在安徽省高校中率先获得“全国文明单位”。近年来,还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以及安徽省“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花园式学校”、“文明单位”、“文明单位标兵”、“卫生先进单位”等称号。2008-2010年连续三年评为“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11年、2012年评为“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

概述

学校现设有11个教学院系,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大学外语教学部、国际交流学院和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学校设有汉语言文学、历史学、英语、美术学、艺术设计、旅游管理、休闲旅游、金融管理、财务管理、酒店管理、环境设计、物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教育技术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应用化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小学教育、社会体育、法学、公共事业管理、广告学、电子信息工程、应用心理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电子商务、广播电视新闻学、微电子、动画、音乐表演、电子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前教育、商务英语、软件工程、文化产业管理、金融工程、财务管理、酒店管理和环境设计等44个本科专业,涵盖了文、理、工、史、教、管、经、法、艺九大学科门类,已逐步成为学科门类较为、布局结构较为合理、与学校定位相符合、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自身特色的综合性本科院校。学校现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15204余人,成人教育注册在校生1000余人。

在三十多年办学历程中,学校在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注重结合实际,发挥优势,特别在学科专业建设上,突出重点学科,办出地方特色。尤其是物理学、应用化学、汉语言文学、历史学、美术学、体育教育等学科,均拥有较强的教学和科研人才,在学科建设上形成特色。学院现有5个省级重点资助建设专业、3个省级重点资助建设基础实验室、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2个省级重点资助改革试点专业,13门省院级重点课程、5个省院级特色与重点专业、1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

下属院系

巢湖学院二级学院设置

巢湖学院文学与传媒系巢湖学院电子工程与电气自动化学院巢湖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巢湖学院外语系巢湖学院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学院巢湖学院经济管理与法学学院巢湖学院艺术学院巢湖学院历史旅游文化系巢湖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巢湖学院教育系巢湖学院数学系巢湖学院体育系巢湖学院国际交流与教育学院巢湖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师资力量

学校一系列优惠政策,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和稳定工作力度,初步建立一支结构日趋合理、教学水平较高、基本满足教学需要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570人,正高30人(其中教授29人),副高133人(其中副教授111人),博士48人、硕士385人(其中在读博士20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省高校学科拔尖人才各1人,省高校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3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坛新秀8人,省级教学团队4个。同时,大力提高管理与服务队伍素质,初步建立起与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相适应的管理、服务队伍。

学校一直重视教职工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采取一系列倾斜政策,并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仅2002年升本以来,学校就承担省、市级以上科研课题100余项;教师在国内外学术报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0余篇,其中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占10%以上,在国外权威学术杂志发表和被SCI等检索系统收录的学术成果显著增加;出版学术专著、编著、教材20多部。

学校现有占地面积约1324亩(88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近32万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达50余万平方米,校园环境建设突出整体化概念,将自然环境与育人环境融为一体,做到因地制宜、独特精美,全方位营造布局合理、特色明显、具有浓郁文化氛围的校园环境。

朱灿平同志党委书记高级工程师

主持学校党委全面工作。

分管办公室(党委办公室)、组织人事部(组织统战工作)、机关党总支、离退休工作处(机关第三党总支)。

联系经济管理与法学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祝家贵同志党委副书记、院长博士教授

主持学校行政全面工作。

分管组织人事部(人事工作)、财务处、国有资产管理处、国际交流与教育学院。

联系艺术学院、外语系。

刘华同志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副教授

负责学校宣传和思想政治教育、纪律检查、监察审计、学生管理工作。

分管纪委(监察审计处)、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学生处)、团委。

联系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学院、体育系。

王助民同志党委委员、副院长副教授

负责学校基本建设、后勤保障、安全保卫工作。

分管总务处(后勤集团)、保卫处(武装部)、工会、机关第二党总支。

联系数学系、教育系、附属中学。

傅爱国同志党委委员、副院长教授

负责学校科技与学报、图书资料建设工作。

分管科技处(学报编辑部)、图书馆。联系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文学与传媒系。

徐柳凡同志党委委员、副院长硕士教授

负责学校教学管理与评建、继续教育、招生工作。

分管教务处、基础实验教学与实训中心、继续教育学院。

联系电子工程与电气自动化学院、历史旅游文化系。

学校重视科学研究对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现有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环巢湖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1个、“新型功能材料与精细化学品研究所”、“水环境研究中心”等校级科研机构15个。教师承担省部级以上纵向科研项目62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年度课题1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0余篇,出版专著、编著、译著17部。获全国高校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全国古籍图书二等奖、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安徽科技工作者、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二等奖、安徽省法学会法学研究成果二等奖等市厅级以上科研奖励20余项(人)。28件作品入选文化部、中国美协等举办的艺术作品展,11件作品获中国文联、安徽省美协等颁发的艺术奖。

学院各类设施,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7428万元,建有校园计算机网和图书馆局域网,拥有各类实验室、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媒体制作室、微格教室、电脑辅助设计室、仿真实验室等83个。现有实习基地55个,其中6个省级实习基地。学院图书馆藏书近71.83万册,中外文过刊6万册,中外文现刊2千余种;拥有超星数字图书、万方论文数据库、清华同方数据库、SpringerLINK等7大电子数据库。学院还办有全国公开出版发行的《巢湖学院学报》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安徽省教育厅主管、巢湖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双月刊。其中、第二、第四和第五期刊登人文社科类论文,第三和第六期刊登自然科学类论文,逢单月出版。创刊于1987年,创刊时名为《居巢学刊》,由巢湖学院的前身巢湖师专主办。2002年随着学校升本的更名,刊物更名为《巢湖学院学报》。《巢湖学院学报》是巢湖学院的重要思想文化阵地和学术窗口。该刊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双百”方针,倡导学术创新,学术热点难点及理论前沿,实行开放式办刊,突出学术性、理论性及地域特色。因栏目选稿,以质量取胜,注重编校质量,该刊除设有基本栏目外,还设有专题研究等特色栏目,邀请国内外的一些著名学者撰写质量的论文,推出一批学术精品,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另外,学院还设有附属中学、医院、后勤集团等附属机构。近几年来,学校先后通过了安徽省教育厅组织的高校学生管理、教学工作、精神文明建设与治安综合治理、体育卫生工作、基础课教学实验室建设等省级评估,曾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全国高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获“全省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安徽省“花园式学校”、“园林式单位”、“文明单位”、“文明单位标兵”等称号。

建校以来,学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立足为基础教育和经济建设服务,已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开放式的教育体系和知能并进、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学院坚持开放办学,加强校际合作,已与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山东等20个省有关高校实行对等招生;同时,学院面向世界,与海外高校广泛联系,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已同韩国、日本、美国、德国、加拿大、智利等多个国家的高等院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交流关系,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

三十多年来,学校已为国家培养了3万多名德才兼备的各级各类人才,为国家和安徽省、尤其是巢湖市的教育事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伟业相承,薪火永继。作为一所新建本科院校,巢湖学院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呈现出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现正按照本科教育的要求和标准,加快发展,乘势前进,努力把学校办成为合格的、具有一定水平和自身特色的多科性本科院校,以适应全国、全省教育事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2010年该校参加安徽省皖台学分交流项目以来,先后三批派出来自全校学生33人次赴台湾3所高校交流学习,反响很好。赴韩国韩瑞大学和全州大学留学生及交换生16人,有多名学生毕业后赴韩国及其他友好学校进修深造,攻读学士或硕士学位。选派教师及有关人员出访交流、学习研修达30余人次。自2008年初申报获准《巢湖学院与韩国韩瑞大学校际合作办学项目艺术设计本科专业(“2+2”模式)》项目,2009至2011年连续三年招收2+2班学生共约90名,为中韩联合培养学生打基础,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与韩国国立韩巴大学《2+2校际合作办学项目----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申报准备工作正在进行,将纳入招生计划。

“十二五”时期,该校将不断拓展海外合作交流领域,以中韩“2+2双学位”本科层次人才合作培养为重点,积极推进中外合作人才培养的新渠道,继续实施皖台学分交流项目,不断规范完善。认真组织实施大学生海外实习、游学营、短期交流与学分研修等项目,逐步推进并落实教师赴国境外高校和科研机构交流研修的计划。充分利用国(境)外优质教育资源,深入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着力增强该校办学核心竞争力。

经过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本科教育事业取得明显成就。现有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1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30项。教师承担省级以上教研项目共68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8项,主编并出版教材16部。近三年,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创新活动、技能竞赛中获省部级以上奖达200余项,其中14项;在各类文艺体育竞赛中获省部级以上奖270余项,其中14项。

升本以来,学校共为国家培养了16124余名合格的本科毕业生,涌现出像“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30强”、安徽省首届“十佳环保民间人士”董永鹏,“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史旭萍等一批学生;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普遍,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保持在90%以上。

校址:安徽省合肥巢湖经济开发区邮政编码:238000

免责声明:
此页是生活办事服务信息。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单位资料
单位地图